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305/0511:09:06
新华网

深化探索公园城市治水兴水新路径 四川天府新区发布成果

信息2023-05-05 11:09:06
字体:
分享到:

  近日,在第三届公园城市论坛和第六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闭幕大会上,《兴隆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创新实践——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实践探索》一书发布。

  闭幕大会现场。新华网发(李鹏 摄)

  据了解,《兴隆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创新实践——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实践探索》一书,以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为切入,系统阐释四川天府新区治水兴水“三尊重、四协同”的规划理念和“五维一体”的工作模式,详细介绍运用系列生态工法、融合多学科技术、溶解城园边界等实践中的创新技术方法。

  三大篇章深度解构

  生动阐释兴隆湖生态系统修复“天府生态工法”

  本书以“谋划篇”“基础篇”“提升篇”三大篇章共十四个章节,系统集成天府新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成果。

  “谋划篇”围绕公园城市治水模式创新,聚焦时代趋势、模式创新、总体规划,从城水关系发展历程、生态文明时代要求出发,凝练出公园城市治水新理念,构建公园城市治水总体方案及指标体系。

  “基础篇”以城市湖泊环境治理提升为关键词,深度解析兴隆湖生态系统修复的水文基础、流域治理、初期建设以及阶段成效,详细阐述兴隆湖搭建生态骨架、促进城园融合、集聚创新创业的基本做法。

  “提升篇”开始进一步关注“湖泊修复自然生态重生”方法学,从巩固水陆安全基底、修复重建生命湖泊、林水一体湖城共生、营造缤纷生活水岸、赋能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凝聚公众参与、综合提升成效等多维度,全方位解读兴隆湖生态系统修复“天府生态工法”。

  “五维一体”工作模式

  为城市河湖治理提升带来“天府经验与思考”

  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旨在打造“水清、岸绿、业兴、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幸福样板,为居民提供更生态、更健康、更享受的升级版宜居美好生活。

  本书在介绍天府新区的创新治水模式和水系统总体谋划自基础上,聚焦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以期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河湖水生态修复模式和技术方法,为全国乃至全球其他城市建设公园城市提供有益借鉴和技术范式参考。

  根据书中观点,治水的先导在于坚守城市发展源脉与人本初心,深入挖掘和有效传承历史传统、水文肌理,激发长久内生动力。治水的关键在于构建基于自然化的水生态综合提升方案,重点打造“林水一体”的复合生态格局,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同时,治水的支撑在于充分发挥优质水生态对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效应,按照“功能耦合、空间渗透”的路径,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增值。而治水的基础在于统筹推进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治理、水灾害防护,提升水安全保障,推动实现“水旱从人”永续发展。

  闭幕会现场。(活动主办方供图)

  深化公园城市治水兴水路径探索

  映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缩影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天府新区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在完成水系统总体规划、鹿溪河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等多尺度、多流域、多系统顶层谋划工作的基础上,全力推进锦江生态带建设工程、鹿溪河流域水生态治理一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

  当前,天府新区按照“一年治污、两年景、三年成势”的建设时序分步推进重大水生态项目落地,科学实施截污、导流、清淤、补水、活水等工作,推进流域水生态提升及河道长效管理,取得了府河黄龙溪国控断面总体水质逐年好转的成效,秦皇湖、兴隆湖、鹿溪河流域等水生态项目已逐渐成为天府新区的生态名片和发展优势。

  据了解,未来,天府新区还将进一步深化公园城市治水兴水的路径探索,全力打造与水共融的创新生态样板、拥水共兴的产业集聚样板、亲水共享的宜居生活样板,汇聚多方智慧力量,共同推进公园城市理论与实践创新,形成更多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成果。

来源: 四川天府新区党群工作部
【责任编辑: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