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312/0616:14:36
新华网

陈捷:以绿色金融力量绘就乡村振兴壮美图景

信息2023-12-06 16:14:36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定位,依托“自营+代理”的独特模式和资源禀赋,坚守零售银行战略,发力普惠金融。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守“普惠城乡,让金融服务没有距离”的使命,以金融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打造服务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数字生态银行。

  如何做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捷分享了“邮储做法”。

  新华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2023年,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通过哪些重要举措服务农村地区金融需求?

  陈捷:2023年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坚持服务“三农”的发展定位,在做好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基础上,探索新路径,挖掘新模式,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专业化队伍建设为抓手,积极拓宽业务领域,深化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在绵阳市盐亭县,邮储银行积极推动信用村建设,助力柑橘等特色产业扩大种植。

  一是基于大数据开展主动授信,加快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我们积极贯彻落实集团、总行农村市场开发策略,以信用村整体开发为主,加快推进科技赋能,通过“内部挖掘+自主采集+外部对接”的方式,在线上整合行内外各类“三农”数据资源,丰富农村数据维度,在线下充分发挥自身线下网络和人力资源,加强与村“两委”的合作,开展关键信息采集,通过线上线下数据融合为农户精准画像、普遍授信。截至10月末,已在全省建设信用村2.2万个、信用户59.4万户,信用户小额贷款授信5.5万户,信用户小额贷款结余达86.4亿元。

  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档升级。按照党中央、四川省委相关文件要求,抢抓省内高质量农业项目,以高标准农田、国家储备林和乡村振兴综合类项目为重点,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公司业务生态版图建设。目前已在全省落地智慧农村平台17个,为乡村治理实现数字化转型贡献了邮储力量。

  三是深化创新引领,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迸发新动能。我们积极参与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展现邮储科技力量。截至目前,我行已有5个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成功入选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项目国家库,其中,“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乡村客运信贷服务”已成功落地并实现放款,在全省进行推广。此外,我们还利用金融+电商新模式,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以工会信用卡为切入点,协同四川省总工会、省邮政公司向全省工会卡客户大力推荐县乡农特产品,实现政府、企业、百姓“三赢”局面。截至10月末,本年累计开展169场“川工带川货·助力乡村振兴”直播活动,带动农特产品和本地名优产品销售额2930.91万元。同时,我们积极创新大数据引客模式,加快特色产业链式开发。开发四川特色农业行业“产业贷”产品,围绕茶叶、水果、粮食、肉牛等行业打造专属“产业贷”特色产品,借助“一产业一方案”实现了信贷业务办理的线上化、批量化和高效化,利用金融活水及时解决了农业发展融资难题。截至10月末,我行产业贷本年净增32亿元。

  四是发挥平台科技合力,助力合作服务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我们持续深化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合作,签订了共同推进“天府粮仓”建设合作备忘录,共同做大做强“川字号”特色产业,并在四川农业信贷直通车平台上线两款专属信贷产品。同时,深化与四川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全面合作,我们共同开发了“惠农快贷”项目和涉农产业贷“邮担快贷”项目,实现业务流程线上化,拓宽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对象范围。今年以来,我们还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办理模式,增加营销政策支撑,加大再就业贷款发展力度。

  五是落实普惠金融服务,加快县域地区移动支付场景建设。在县域层面,我们通过加快网点布局、加大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终端布放、加力县域手机银行运营推广、积极推进县域地区移动支付场景建设、全力促进乡村振兴卡发放等措施,有效助力普惠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群众。截至10月末,全省邮政金融网点共2955个,覆盖21个市(州),183个县(区、市),其中70%以上的网点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为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全省县域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终端共布放5034台。在网点、机具不能完全覆盖的偏远农村地区,强化电子银行知识宣传普及。全省邮储银行共新增手机银行激活客户41.95万户,累计结存达到1255.07万户,累计交易笔数3.75亿笔,金额2391.31亿元。全省县域地区结存收单商户7.38万户,建成达标示范县32个。积极将数字人民币融入服务乡村振兴中,完成“交子信用平台”“乡村帮扶集市”上线工作,推进中储粮农户数字人民币代发场景建设,累计代发金额153万元。推进绵阳石椅村场景建设,全村数字人民币商户覆盖率达到92%。截至10月末,累计发放乡村振兴借记卡1.1万张,发放乡村振兴信用卡11.91万张。

在德阳什邡市,邮储银行为肉牛养殖协会提供肉牛产业链贷款,以金融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绿色通道”。

  新华网:邮储银行的定位之一是“服务‘三农’”,2023年,四川省分行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果?

  陈捷: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成立于2007年12月9日,是一家老机构、新银行,自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积极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大战略贡献“邮储力量”,成为支持四川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支持“三农”的生力军。目前,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55亿元,5年实现规模倍增,余额占全行各项贷款的比例达30%;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近326亿元;专注于服务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的小额贷款累计放款超4500亿元,服务近40万人次,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个人经营性贷款市场占有率位列国有大行第二位。

  近年来,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三农”工作获得多方肯定。在2020年、2021年四川省银行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中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在2020年度全省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中被省总工会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在2018年至2020年定点帮扶成效考核中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一等级“好”;被人行成都分行、省总工会评为“2018年四川省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先进集体”;2018年、2019年被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连续2年评为“年度金融扶贫工作先进单位”;被邮政集团公司评为“乡村振兴先进单位”;被邮储银行总行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三农金融事业部四川省分部被人行成都分行、省总工会联合评选为“四川省2019-2020年度金融精准扶贫先进集体”。

  新华网:接下来,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还有哪些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计划?

  陈捷:接下来我行将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构建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为保障,以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核心竞争优势为根本,建立服务乡村振兴数字生态银行,积极做普惠金融的引领者和践行者,持续推进我行“三农”金融业务由服务“小农户”向服务“大三农”全产业链金融转变,努力把我行建设成四川农村金融市场最具活力的主力骨干银行,全力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一是坚持服务“三农”定位。充分认识服务“三农”既是我行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也是我行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建立差异化、特色化竞争优势的战略抉择。“十四五”时期,我行要提高政治站位,继续高举服务“三农”大旗,坚持服务“三农”定位,进一步激活资源禀赋的潜力,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集团公司和总行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

  二是坚持科技引领。加快科技与“三农”金融服务的有机融合,着力推进“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逐步实现“渠道+产品+平台+运营+风控”的全方位、高效的“三农”金融数字化发展架构,打造“三农”金融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核心竞争优势,建立服务乡村振兴数字生态银行,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推进“三农”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眉山市永丰村,邮储银行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有效缓解了种植户资金周转压力。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在总行“三农”金融创新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率先探索、勇于实践,打造四川“三农”金融业务发展新动能。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做好“三农”金融客户需求的研究和分析工作,通过客户分层分级和精细化管理,通过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一产业一方案,积极创新符合客户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来源: 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