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元宇宙与大视频产业发展的影响,3月29日,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期间,以“融创视界 智绘元宇”为主题的AI+赋能元宇宙与大视频产业发展论坛在成都举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领导代表、科技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探讨AI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进一步推进AI+大视频产业融合创新。论坛上,中国移动咪咕发布AI+大视频领域创新成果,“5G+8K转播车及下一代视频融合验证研究科学装置”正式启动。
“5G+8K转播车及下一代视频融合验证研究科学装置”正式启动。
据中国移动咪咕视讯副总经理贝悦介绍,咪咕5G+8K转播车是8K 120P视频直播拍摄、编辑制作、编码全流程的超大型转播系统,也是符合OBS-A类最高标准的5G 8K 120帧转播车,可以实现真8K 120帧的临场效果。同时,其最大讯道处理规模32讯,可处理外来信号60路,可支持7种不同的制作模式。
2024年中超赛事激战正酣,咪咕5G+8K转播车已投入到中超转播工作中,并结合中国移动5G传输、XR制作、AI等技术实现竖屏直播、数字化广告植入等咪咕“新制作”。面向下一代视频技术,咪咕将依托5G+8K转播车,打造国产化科研平台,探索全沉浸的3D全真视频新体验,攻关数字内容多模态智能编解码技术,同时开放大科学装置科研平台,对接产业伙伴,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随着AI、AR、VR等技术在大视频应用领域的持续落地,内容生产模式及视频产业业态也正面临着不断革新。如何更好地面对“AI+大视频”风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论坛现场,行业各领域嘉宾们分享了自己的最新思考。
在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兵看来,多模态大模型的研究及应用,将推动着“AI+”进入新一轮发展高潮。目前智谱华章在千亿级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实践,将通过大模型链接物理世界的亿级用户,为千行百业带来持续创新与变革,加速迈向通用人工智能时代。
6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为“AI+大视频”内容生产提供了全新驱动力。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咪咕-北邮联合实验室主任许晓东以《语义通信赋能6G大视频传输》为主题,分享了咪咕-北邮联合实验室面向下一代网络视频传输及数字空间互操作技术。基于AI和语义通信技术,能够为6G支持大视频传输和元宇宙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AI+”应用边界的拓展、AIGC应用场景的创新,还将赋能大视频产业良性、健康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制播所所长宁金辉在《网络视听内容质量及安全》的分享中提到,在AI和AIGC广泛应用于内容制播的情况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基于自研的节目质量评估系统和内容审核系统,加强行业内容安全审核,营造良好网络视听生态。
“AI+大视频”时代已至,面向前景广阔的产业未来,中国移动咪咕将依托中国移动5G+算力+人工智能,持续深耕超高清制作、沉浸虚拟化制作、AIGC制作等能力,推动传统内容向新质内容转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