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城航拍。记者 郝飞 摄
6月7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报道组走进成都市温江区,探寻成渝产业协同发展新脉动。
医药健康是四川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生物医药是重庆打造的六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之一。瞄准优势产业,两地如何强化合作、协同发展?
去年,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成都医学城和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的重庆国际生物城共同入选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名单。成都医学城目前已入驻各类企业3000余家,2023年医药健康产业实现营收400亿元;重庆国际生物城集聚项目超120个、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近年来,两地频频互动,携手打造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集群。医药产业之外,温江与巴南也在花木、文旅等多方面积极寻求更多合作空间,推动双向赋能、合作共赢。
双向赋能资源互补,多元施策
致力于生产基因疾病生物模型的成都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落户成都医学城,到2023年,公司营收已达8000万元,且近三年平均营收增幅超70%。“我们的客户遍布全国。最近明显感到,来自重庆的订单增加了不少。”该公司销售经理赵万博介绍。
这种态势,成都医学城研发供应链服务平台的运营方——成都泉新创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冯幸也察觉到了,“目前在西南地区,能像我们平台一样提供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通关便利化服务的平台比较稀缺。今年,我们接到了不少来自重庆国际生物城的进口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需求。未来,通关便利化成果将惠及更多重庆药企。”
“企业的直观感受,源自成都医学城和重庆国际生物城跨区域构建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成都医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潘军介绍,针对药物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行业特点,近年来,温江与巴南以共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为抓手,从建立机制、产业协作、平台共建、活动共办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巴南、温江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成立产业协同发展专班,坚持年度统筹、季度互访、月度调度。截至目前,双方已互访50次,推进企业合作交流10余次。
促进研发协同。两地7个研发外包平台服务企业110余家;5个动物实验平台供应各类动物模型30余万只,4个临床试验中心开展实验项目97个。双方共建了重庆国际生物城GCP临床试验(温江)中心、成都医学城GLP临床前研究(巴南)中心、成都医学城GCP临床研究(巴南)中心。
推进生产协同。两地26家企业共享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药物综合服务平台;超百家企业已建立上下游合作关系。成都医学城还联合重庆国际生物城在广安市岳池县挂牌成立四川岳池绿色原料药飞地园区,目前已有6家企业入驻。
增进流通协同。成都医学城研发供应链服务平台助力两地180余家企业试剂、耗材快速通关;两地10家物流机构帮助200多家企业实现药械高效供应。
诸多方面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从生物医药产业出发,温江与巴南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日益紧密。
温江与巴南同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花木也是两地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联手,双方在花木产业发展领域合作不断拓展。
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温江·巴南)种苗科技园揭牌,两地共建种苗科技园,合作向纵深推进。
“目前正筹备成立合资公司。下一步,将通过对种苗新品种先组团研发、后定点试种、再批量种植,最终实现种苗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覆盖。”该科技园运营管理方、成都隆科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温江与巴南将联手开展“种苗+”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和集中连片示范,合力探索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路径。
温江与巴南“越走越近,越走越亲”还体现在文旅、政务、就业、教育等诸多方面,如共同举办展会、文化艺术活动、体育赛事等,互相推介文旅资源,吸引两地居民交流互动;共同探索区域劳动关系工作协同机制,畅通劳动关系基层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双方组织企业214家、提供岗位6052个;开设运营“川渝通办、温巴直通”综合窗口,梳理160余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通办率超90%;两地11对中小学结对互帮,开展线上教学互动和经验交流……(记者 吴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