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406/1916:48:03
新华网

四川苍溪鸳溪镇:新农人智慧种地 大豆玉米种出“科技范”

信息2024-06-19 16:48:03
字体:
分享到:

  “我们使用播种机每天可以播种70亩左右,比人工播种提高了很大的效率,也节约了成本,从去年种植的情况来看,每亩还能提高60斤左右的产量。”这两天,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鸳溪镇勇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勇正驾驶大豆玉米免耕施肥精量播种一体机来回穿梭在田间,忙着播种大豆玉米。

  近年来,苍溪县鸳溪镇创新采取“新农人+新农机+新农技”的方式,大力推广大豆玉米机械化种植,提高土地产出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助力粮食稳产增效。

  发挥新农人作用 示范引领扩面积

  “种植业固然要吃苦出力,但更应该懂得科技兴农。”徐勇表示,注册成立勇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后,他决定转变传统种地的思维方式,引进了精量播种一体机、无人机等机械化设备,进行全面掌握和科学管理。

  在一系列科技味儿十足的操作下,徐勇去年430亩大豆增产了17000余斤,年销售额达37万元。今年计划播种大豆400余亩,预计将收获大豆14万斤左右,收入达35万余元。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徐勇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人”。

  近年来,鸳溪镇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机械设备、种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土地经营权流转、托管代种等方式,大力发展粮食规模种植经营。

  同时,深化农机社会化服务,根据种植户的需求开展专业化、精准化、全程化服务。2024年该镇“新农人”采用新技术示范种植大豆5000余亩。

  用好农技员队伍 技术指导增产量

  “全镇成立4个农技巡回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跟踪式技术指导。”苍溪县鸳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何跃伟介绍说,通过讲解带状复合的主要优势、介绍适宜种植模式、传授关键技术要领,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引导群众因地制宜采用。

  “农技服务托底,为我们老百姓种好粮提供了技术保障。”得益于先进的种植技术推广,苍溪县鸳溪镇垭口梁村村民李晓雪,今年又扩种了40亩大豆玉米。

  此外,农技服务小组还加强广泛宣传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推介新型智能机具,优选高产品种,采取“机械+人工”相结合的模式,鼓励老百姓抢抓农时、应播尽播。据悉,2024年苍溪县鸳溪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率超过60%。

  推广机械化种植 提升效率降成本

  “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1300亩。”据鸳溪镇宣传政法委员周秀俊介绍,近年来,该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推动耕地适机化改造,将小地块并成大地块,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为粮食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通过先用大、中旋耕机翻地,再由大豆玉米浅耕施肥精量播种一体机作业,实现翻土、播种、施肥、盖土全程机械化,有效降低大豆生产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突出矛盾,推动大豆产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大豆产业的稳定发展。此外,该镇还鼓励有条件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购置飞防无人机、粮食烘干机、联合收割机等大中型机械,提升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完)

来源: 苍溪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