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406/2617:06:55
新华网

四川平昌:攥紧育种“芯片” 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信息2024-06-26 17:06:55
字体:
分享到:

走进四川省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巴中雅拉德荣公司平昌海福特核心育种场,牛叫声此起彼伏。育种场繁育经理董玉桃正在查看进口优质冻精活性。

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巴中雅拉德荣公司平昌海福特核心育种场的海福特犊牛。(平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海福特牛的繁育是采用优质冻精,通过对母牛人工授精来完成的。”董玉桃介绍,前段时间,他和同事每天都要迎接五六头犊牛的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掌握海福特牛的育种“芯片”,完成海福特牛的自主繁育,培育更加适应本地的海福特种牛。

育种的道路充满挑战,但扩大养殖规模已初见成效。雅拉德荣公司通过“售母收犊”的方式,已带动了周边400余户农民饲养海福特母牛。

红山村养殖户李伦家的海福特小牛已经出生两个月了,再有几个月就可以卖给公司。按照和雅拉德荣公司签订的养牛协议,犊牛养殖六个月、体重超过450斤之后,企业就会以每头一万元的保底价进行收购。现在,海福特牛正在成为乡亲们增收的“金牛”,平昌“育、繁、推”的肉牛产业体系正逐渐成形。

当前,平昌县正以其得天独厚的种养资源为基础,以“秦巴山区特色高效农牧业”为发展主题,全面推进肉牛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构建了从技术研发到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更通过全价值链的集成发展模式,将肉牛产业打造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劲引擎。(完)

来源: 平昌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