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4 10/0410:22:18 来源: 四川日报

四川基本构建起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体系

2024-10-04 10:22:18    来源: 四川日报
字体:
分享到:

与AI同行,不再是未来某刻,而是此时此刻。9月28日—29日,首届天府人工智能大会在成都举行,吸引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400多人参加。

场内激烈的讨论,场外“吸睛”的展品,让不少人意识到,随着大模型在应用层面的持续落地,AI正不知不觉中“走进寻常百姓家”。

过去一年,从“1号创新工程”的徐徐展开,到“人工智能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的深入推进,四川在人工智能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如今,四川已汇聚11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基本构建起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体系。

看发展 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崛起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融合到各行各业中,形成全新的业态和模式。”会议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的一席话,道出许多与会者的心声:相比于此前的“千模大战”,现在企业不仅拼技术,更要抓场景、抓落地。

这,也是本届天府人工智能大会的主题——“智汇天府,融创未来”的美好愿景。

“四川在芯片设计、机器人关节研发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类脑智能、无人机研制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会议现场发布的《2024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报告》提到,四川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强化集成电路(芯片)、算力、数据、行业大模型、机器人及无人机六大产业链的“1+6”链链互动,已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制造、医疗、文旅、交通、能源等多个行业,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企业。

场外逛展,这种颠覆性的变化感触更深。几秒钟生成分析报告、输入指令指挥机器人干活……人工智能已融入生产生活,助力降本增效。“之前我们对人工智能的了解还停留在概念上,现在遍地皆是可感可触的应用。”人工智能落地如此之快,让不少参观的市民感慨不已。

合作的火花还在会议中不断闪现。开幕式上,成都市人民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全面深化合作协议,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还和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大会达成的一系列合作,将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结合,提升四川人工智能竞争力。”电子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皮亦鸣说。

论突破 找准切口精准发力

6场分论坛,场场爆满,与会嘉宾认真聆听,都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四川该如何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

“放眼全国,四川和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相比,仍然有一些差距。”不少与会嘉宾表示,人工智能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是人工智能科研、人才、技术、企业的主要集中区,“不管是学术界和产业界领军人才,还是融资机会,都有一段路要走。”

“但四川也有自己的特点。”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四川拥有科教基础坚实、应用场景丰富、市场需求广阔等比较优势,如果能找准切口、精准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就能形成未来发展的爆发点。

该如何做?不少与会嘉宾给出自己的答案。

“要找好重点行业进行拓展应用。”在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主任张睿睿看来,人形机器人是四川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中一项“充满想象”的应用。

“也要开放特色场景。”四川省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陈章注意到,四川应用场景丰富,如果梳理形成产业应用场景开放清单,开放智能制造、智慧文创、智能文旅、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大有可为。

现场发布的《四川省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引发不少人的关注。在与会嘉宾看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结合,将推动四川智能制造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谋新局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

大会现场,由天府绛溪实验室、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的四川机器人大脑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作为该中心的组建方之一,鼎桥通信副总裁陈琦说,成立该中心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借助天府绛溪实验室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积累,将创新成果更好地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带动四川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这也是不少产业链上企业迫切的需求。“‘大脑’发达和直立行走是判断人形机器人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但‘大脑’的研发成本十分高昂。”天链机器人(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说,四川机器人大脑创新中心成立后,不仅可以加速技术攻关,推动机器人“进化”,还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完善。(记者 高杲 兰珍)

【责任编辑: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