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今年自家种的玉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铁柳镇红花村种粮大户禄兴萍既觉得心痛,又感到欣慰。心痛是因为玉米出现减产;欣慰是因为虽然玉米收成少了,但基本收入却保住了。
由于今夏干旱少雨,禄兴萍家种的40多亩玉米比往年少收近7200公斤。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打了保险公司的电话。“我今年第一次参保。没想到,保险公司接到电话后,很快就派人来处理了。”禄兴萍说。
承保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会东支公司的理赔人员赶到后,迅速对禄兴萍家的受灾玉米进行查勘,并用无人机对玉米地航拍取证。
图为理赔人员正在查看减产的玉米地。(受访者供图)
“经认定,该地块存在玉米长势不足、植株矮小、果穗短小等情况,的确出现一定减产。”会东支公司负责人刘小梅说,按照有关规定,他们以最终确定的损失数量,给予禄兴萍11520元的赔偿。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凉山彝族自治州分公司总经理张浩说:“农业生产中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金融工具,不仅发挥着经济补偿作用,我们还积极推动农业保险从保成本,逐步向保价格、保收入升级,为农业生产主体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月至11月,四川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为1110.1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944亿元,支付赔款34.89亿元。
12月12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理赔人员正在“川农保”App上为被保人下单。新华社记者张超群 摄
如果说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的“一尾”兜底,让农民安心,那么农业信贷担保就是在农业生产的“一头”做文章,给农户加大金融资本投入,解决资金不足之忧。
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宝墩镇玉龙村村民张巍与同村其他二人合作,开始稻虾共养,但他很快发现投入超出预期,资金捉襟见肘。
“将300多亩耕地改造为稻虾共养田,投了60多万元,再加上虾苗以及另外900多亩水稻田的流转费等花费,总共需要300多万元。”张巍说,当他为此焦急时,农业信贷担保让他及时拿到200余万元的银行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四川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郑璞说,农业信贷担保就是要解决农业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郑璞介绍,截至目前,四川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累计办理担保贷款近800亿元,累计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9万户(次),较好地发挥了政策性担保的杠杆效应,实现财政与金融互动“支农”的预期目标。
12月2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宝墩镇玉龙村,村民张巍(右)与四川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查看正在建设的稻虾共养田。新华社记者高健钧 摄
“我今年想继续扩大稻虾共养田规模,经过申请,又拿到新一轮为期三年的200万元贷款授信。此外,我还买了相关保险,心里更加有底了。”张巍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为促进金融工具降本增效,四川还推动农业保险机构科技赋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进无人机、遥感、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应用。同时,持续推进农业保险业务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记者高健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