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2月9日电 题:记者手记:开工一线,奋斗者“拼”劲十足
新华社记者张海磊
近日,从事水果外贸生意的蒋昌维十分忙碌。2月3日,公司节后开工。2月4日凌晨,他就飞到德国,顾不上倒时差,赶去参加5日至7日举行的柏林国际水果蔬菜展。
蒋昌维(右一)在德国柏林国际水果蔬菜展上。(受访者供图)
“现在行业竞争激烈,我们更要多跑市场,主动寻找客户。”蒋昌维说,除了这次,今年9月参加另一场国际展会的行程也已经确定下来。
他的家乡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是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柠檬种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70%。十余年前,蒋昌维辞去英语老师的工作,创办四川省维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做柠檬出口生意。
2023年2月,记者到安岳县采访,恰逢蒋昌维扩大生产规模,刚买下2万平方米新厂房。在空荡荡的厂房里,他滔滔不绝,向记者介绍未来的发展规划。当年9月,有着6条生产线的先进分选设备就已开足马力运转,一小时可分选25吨柠檬。2024年,公司出口了约1万吨柠檬,首次进入俄罗斯市场。除了柠檬,维记还把耙耙柑、砂糖橘、蜜柑等水果卖到了菲律宾、泰国、越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川省维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车间内,多功能六通道智能分选机在分拣柠檬。(吴忠坤 摄)
“这次参展认识很多新客户,对开拓欧洲市场更有信心,未来会增加一些适合欧洲市场的水果品类。同时也看到自身不足,我们团队要抓紧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增强应对挑战的主动性。”蒋昌维说。
开年就紧迫感十足的还有四川易行时代资阳基地负责人张勇。2月4日,在他的带领下,员工们在园区里以跑步的方式开启新的一年。“希望我们一直保持这种你追我赶的劲头。”张勇说。
生产线上的干劲与创新,成就了产品立足市场的“硬实力”。这是一家专注于高端两轮车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用户轻出行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的科技型出行公司。张勇介绍,企业生产的电动摩托车和燃油摩托车99%以上出口国外,畅销105个国家。去年,资阳基地出口9.8万辆,出口值3.1亿元。
在企业的AGV智能整车装配线车间,造型小巧的两轮摩托车正在紧张装配中。经过各项检测合格后,这批两轮车将出口到韩国和日本。
“经过20多道主要工序,一辆电动两轮车顺利下线需要8到10分钟,这个速度在行业内算慢的。”张勇说,每辆车实现100%检测,公司因品控平稳,得到国外客户的认可。
四川易行时代资阳基地的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张海磊 摄
秉持长期主义,注重产品质量;在市场浪潮中,又主动出击。眼下该企业的二期工厂项目的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施工。届时,资阳基地将具备年产100万辆的能力。同时,公司也正加快进军国内市场的步伐。
四川易行时代资阳基地的二期工厂项目。(韩成玺 摄)
新的一年,干字当头,这是每个奋斗者的选择,正是有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实干、苦干,经济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