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乐山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绿色税制的正向激励作用,持续加强宣传辅导、强化部门联动、创新服务举措,助力地方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资源”降本,企业节水方法妙
“我们在临江河的4个水源井均安装了取用水在线监控系统及超声波流量计装置,工业用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过滤、冷却、回收,可实现循环利用。”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投峨眉”)财务负责人方玲介绍道。
据悉,川投峨眉曾是当地的“用水大户”。2017年12月,四川省开展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明确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水需加征税额,对取用污水处理再生水等节水行为免征水资源税。为了有效转变用水模式,实现节水降负,川投峨眉在2018年投入近300万元,耗时一年左右建立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投入使用后不仅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年均用水量和水资源税均下降50%以上。
看得见的“效益”让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从“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税收杠杆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也日益凸显。目前,全市共有33家企业成功创建为节水型企业,其中省级节水型企业达14家。
“环保”赋能,陶瓷生产排污少
夹江县因瓷而名,被誉为“中国西部瓷都”。近年来,夹江县不少制陶企业走上了绿色转型之路。
压制、烧制、分选、包装……在夹江县华兴陶瓷有限公司生产厂区,一条条陶瓷智能制造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科技元素的融入让整个生产过程显得井然有序。公司法定代表人罗启周感慨道:“智能化生产不仅让效率得以提升,污染物排放量也大幅减少,我们通过应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尾气处理设备,已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零排放’。”
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企业的绿色转型也为其带来了政策“红利”。“设备升级改造后,企业每年缴纳的环保税明显减少,2024年我们享受到环保税减免近25万元。”罗启周说。
据了解,自环保税实施以来,当地税务部门与环保部门紧密协作,持续加强涉税信息共享,提升环保税征管质效,引导企业算好“经济账”“生态账”,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数据显示,目前夹江县已有18家制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享受环保税减免的制陶企业从2018年的23户增加至现在的40户,减免金额从77.74万元增加至392.41万元。
“购车”添惠,绿色消费热度高
春节期间,前来乐山理想智造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看车的消费者络绎不绝。
“现在购买新能源汽车即可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每辆车最高可享受3万元免税……”在汽车销售展厅内,销售负责人崔莲花正为前来看车的顾客进行讲解。
崔莲花介绍,近年来,新能源车凭借其绿色、低碳、智能、成本低等优势深受消费者欢迎,再加上国家出台的车辆购置税减免、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掀起了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潮,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3%。
为落实好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乐山税务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组织税宣小分队深入汽车销售门店,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解答纳税人问题等方式,为企业和纳税人解读优惠政策。据统计,2024年乐山市共有1.27万户次纳税人享受新能源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同比增长54.9%,减免税额1.94亿元,同比增长36.6%。(张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