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5 02/2011:52:43 来源: 川观新闻

四川打造“大蜀道”交旅融合示范,将建“四廊”“五道”

2025-02-20 11:52:43    来源: 川观新闻
字体:
分享到: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大蜀道”交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根据四川境内的金牛道、米仓道、阴平道、荔枝道这四条古蜀道分布情况和区域发展的整体性,打造四条文旅走廊、五条特色风景道,促进蜀道遗产保护利用和蜀道申遗,为建设世界旅游主要目的地提供支撑。

俯瞰翠云廊。

  “大蜀道”是以古蜀道遗产资源为核心的交旅融合品牌概念。参与该方案编制的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蜀道周边分布有剑门关、阆中古城、光雾山3处5A级景区和明月峡、南龛山景区等40余处4A级景区,旅游价值高,近年来通过各类赛事、活动,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扩大,但大蜀道区域的交通网络旅游支撑力、公路旅游在途服务力、蜀道交通文化传承力等还存在不足。

  《方案》根据四川境内四条古蜀道(金牛道、米仓道、阴平道、荔枝道)路线走向和“蜀道”品牌申遗影响范围,以古蜀道经过区域为重点,将7个市37个县(市、区)纳入实施范围,包括广元全域、巴中全域、达州全域,以及绵阳、德阳、南充、成都市等部分县(市、区),规划期至2027年。

阆中古城。

  根据《方案》,将构建金牛、米仓、阴平、荔枝等四条文旅走廊(简称“四廊”),打造剑门蜀道、米仓画廊、米仓乡韵、康氧巴山、嘉陵山水五条特色风景道(简称“五道”),优化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强化服务供给和品质,丰富蜀道文化内涵。

  实施内容包括新改建普通国省干线50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200公里以上,实现“四廊”主骨架普通国道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技术标准,普通省道基本达到三级及以上技术标准;旅游化改造约500公里,系统提升“四廊”、“五道”旅游服务功能;新改建一批普通公路服务区、文旅驿站和观景台,增设指示标志和充电设施。

  到2027年,基本形成“通道畅行、走廊畅游、服务畅享、文化畅传” 的大蜀道文化旅游交通廊道,“ 大蜀道” 成为交通运输与蜀道文化旅游互促共融、协同发展的示范廊道。

  交旅融合发展是交通运输部批复四川省开展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之一,2023年以来,省政府已先后出台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九寨3个交旅融合专项方案,打造了一批交旅融合精品线路。(记者 王眉灵)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