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5 03/3110:55:06 来源: 四川日报

成都天空新增9种“新朋友”

2025-03-31 10:55:06    来源: 四川日报
字体:
分享到:

  1月3日,观鸟志愿者在岷江都江堰段发现了卷羽鹈鹕。

  3月27日,成都龙门山迁徙猛禽监测与保护项目组成员在崇州市都统岩观鸟。

  位于成都市西侧的龙门山是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长达500公里的巨大山脉,它横跨了成都境内的邛崃、大邑、崇州、都江堰、彭州等地。崇州市都统岩位于龙门山脉之上,是成都龙门山迁徙猛禽监测与保护项目组的主要驻点监测点位。3月27日,监测与保护项目负责人余欢带领组员在这里进行猛禽监测。他们头戴巨大的遮阳帽、脚穿登山鞋,手里举着相机或望远镜观鸟,在山顶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

  2024年6月,钟爱鸟类的余欢和同伴在四川鞍子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400多米的灌丛里蹲守,成功发现并记录到了林沙锥,为成都鸟类再添新成员。“镜头里,它一直在安静地觅食,显得特别专心。”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余欢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的那段奇遇。3月25日,在第44届四川省暨成都市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上,《成都鸟类名录5.0》正式发布,除林沙锥外,2024年,成都共计新增卷羽鹈鹕、长尾贼鸥、黄腿渔鸮等9种鸟类,成都市域鸟种达586种,创历史新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在岷江流域的首次观测记录。作为濒危物种,卷羽鹈鹕的现身,无疑是成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据。与此同时,新归化物种白喉红臀鹎已在城市绿地成功建立稳定种群,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生态景观。

  据了解,《成都鸟类名录5.0》的修订工作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研究员阙品甲博士牵头,历时一年完成,新增9种鸟类,其中7种是2024年新记录,1种是过往记录的再整理,1种是归化种。修订过程中,构建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数据采集—交叉核验—专家论证”闭环流程。修订工作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2024年3月—2025年3月成都市域范围内所记录到的鸟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筛选。二是对过往记录的再整理,进行查漏拾遗。三是对存疑名录鸟种进行讨论,考虑是否正式收入名录等。通过整合2.3万条公众科学观测记录,这些记录涵盖越冬水鸟调查、迁徙猛禽监测等12项专项行动,名录修订获得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从2016年发布的《成都鸟类名录1.0》的466种,到5.0版的586种,鸟种数量的增加离不开观鸟志愿者的努力。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成都行政区域内分布有野生鸟类22目83科586种,其中,非雀形目鸟类38科252种、雀形目鸟类45科334种。成都鸟类约占全国总数的38.94%,鸟种数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这份不断更新的“飞鸟户口簿”,生动展现了成都生态系统的健康活力。( 阙品甲 沈尤 余欢 赖振坤 袁宏宇 黄科 杨宪伟 杜雨 记者 陈妍蓓 郝飞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