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5 04/0111:10:37 来源: 川观新闻

加强四川文旅产业链建设,10个细分领域三年行动方案出台

2025-04-01 11:10:37    来源: 川观新闻
字体:
分享到:

  3月31日,记者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10个细分领域三年行动方案日前出台。

  今年初,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专项工作方案》,明确了聚焦数字文化产业、演艺产业、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影视产业、出版发行和版权产业、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健康旅游、研学旅游十大重点领域,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式协同、集群发展、能级提升。

  此次集中推出的10个行动方案,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十大重点领域未来三年的主要目标,并通过梳理出工作任务、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三张清单,涵盖项目379个、企业235家,以“责任制+清单制”方式,加快推动方案落地实施。

  明确细分领域,发展细分赛道找准着力点

  四川是文旅大省,大力度推进文旅产业建圈强链,是提升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能级的一项重要抓手。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出台的10个行动方案,既聚焦抢抓新赛道,又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守正创新,以文塑旅、融合发展,需求牵引、场景创新,全链畅通、提质增效,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总体要求,积极构建体系完备、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文旅产业全新体系。

  在10个行动方案中,既要考虑到各细分领域不同特征,充分发挥其带动性作用,同时又积极推进跨界融合,尤其是与农业、商业、体育、教育、科技等领域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培育更多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

  例如数字文化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以创新创意引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为主线,聚焦动漫游戏、电子竞技、数字音乐等7个方面补齐发展短板延展产业链条,同时还提出鼓励文旅街区、古城古镇、景区、公园、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美术馆等结合数字新技术打造沉浸式消费产品,拓展“云旅游”“云展览”“云体验”“云购物”等消费新空间。

  聚焦市场主体,培育链主链属企业打造生态圈

  市场主体是推进文化和旅游业建圈强链的关键一环,此次推出的10个行动方案,特别梳理出“重点企业清单”作为链主链属企业,打造产业生态圈。

  以近年来四川持续火爆的演艺市场为例,根据四川省演艺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省演艺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围绕这一目标梳理出全省18家演艺产业重点企业作为链主链属企业,将建立“链长+链主”双驱动机制,打造“川演联合体”,推动剧场、院团、经纪公司交叉持股,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在培育链主链属企业中,还与行业整体空间布局进行关联,互为支撑。例如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三年行动方案中,梳理出来自成都、乐山、德阳等地43家重点企业作为链主链属企业,以此支撑全省文化创意产业以成都为“一核”,德阳和自贡为“两翼”,绵阳、乐山、宜宾、巴中、眉山、资阳等为“多点”的协同发展格局。

  聚焦重点项目,让方案有支撑可落地可实施

  在此次推出的10个行动方案中,还围绕产业链“锻长补短建新”重点环节,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谋划全周期管理制度,提出了“重点项目清单”,通过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例如四川省健康旅游产业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依托四川省山水、阳光、冰雪、温泉、森林、湿地、湖泊、草原、中医药、美食等资源,明确了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米易太阳谷康养旅游度假区等120余个重点项目,将打造以成都、绵阳、乐山为主的医疗健康旅游区,以攀枝花、凉山为主的攀西阳光健康旅游区,以达州、巴中、广元为主的川东北生态健康旅游区、以宜宾、泸州为主的川南美食健康旅游区整体格局。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10个行动方案还分别明确了部门协同联动、地方协同推进机制,并按照优化存量政策支持方向和争取增量政策相结合方式提出具体支持措施,确保推进方案实施落地。(记者 吴梦琳)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