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天池街道团店村的富硒小麦试验基地,绿浪翻滚中穿梭着忙碌的身影。村民们手持电动喷雾器,为麦苗喷洒着富含硒元素的叶面肥。中科延智富硒课题组的专家与农户们携手合作,共同谱写着一曲科技兴农的“硒”望之歌。
农户们正在用电动喷雾器喷洒富硒叶面肥。(乐至县委宣传部 供图)
富硒小麦试验基地是乐至县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举措。今年,基地试种了230亩富硒小麦,预计总产量将超过20万斤。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科研团队采用电动喷雾器进行叶面补硒,有效提高了硒元素的吸收率,为小麦的品质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喷洒后的小麦。(乐至县委宣传部 供图)
“这些麦苗吃的是我们为它们定制的‘营养餐’。”乐至县浸水湾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洪兵介绍道。
中科延智富硒课题组组长陈瑕介绍,富硒作物的核心在于通过科学补硒提升作物的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课题组已在乐至县成功培育了富硒玉米、大豆、五月脆李子和肉兔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矩阵。
“我们不仅要把硒含量提上去,更要让农民的粮袋子、钱袋子鼓起来。”陈瑕说,试验田去年试种的富硒玉米每公斤硒含量达0.88毫克。今年首次试种的富硒小麦,通过人工电动喷雾器精准喷洒作业,预计亩产将达到800斤左右。
正在麦田里劳作的村民杨大姐说:“以前种粮看天,现在种粮看技术。有了科技的支持,我们对增收更有信心了。”
接下来,课题组将持续跟踪小麦的长势情况,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开展精准喷施工作,确保富硒小麦的品质达标。同时与合作社、村民共同探索更多富硒农产品的试验,为乐至县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张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