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4/2316:51:12
四川石化

13.5万吨、同比增长24.8% 四川石化今年一季度出口保税航煤创同期历史新高

信息2025-04-23 16:51:12
字体:
分享到:

  据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消息,该公司2025年首季度出口保税航煤13.5万吨,同比增长24.8%,创同期历史新高。

  近年来,四川石化推动炼油产品结构调整,深耕国际航班燃油细分市场,保税航煤业务6年间取得8倍规模增长,为我国西部地区国际开放合作注入澎湃的能源动力。

  锚定时代坐标 备好“能源粮”

  数据显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2024年出入境人员570万人次,今年一季度再度同比增长18.5%,四川成都逐步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在四川石化生产经营管理例会上,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戴琴荣指出,航煤市场大有可为,炼化企业要充分优化产品结构,扩大航煤产品规模。

  近年来,四川石化将企业转型方向与经济社会需求深度契合,为国际门户航空枢纽充实能源保障。公司不断扩大航煤产品规模,年产能实现从50万吨到160万吨的跨越,保供能力逐年提升,持续巩固川渝地区航煤核心供应商的地位。

  为实现集团公司整体效益最优,四川石化与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事业公司”)共同积极推进保税航煤业务。

  2019年,产自四川石化的保税航煤产品开始为国际航班加注,公司成为中国石油首批打通保税航煤出口业务的炼化企业之一。四川石化自此常年保障省内90%以上国际航班用油,今年以来更是维持在100%。 

  聚焦内核升级 以品质打造“金字招牌”

  近年来,各大国际航空枢纽的能源需求稳定增长。据国际事业公司资料,以加工贸易形式生产保税航煤具备综合成本低、业务稳定性高等优势,但由于复杂的业务流程,市场具有较高准入门槛。

  四川石化是如何精准施策,将准入门槛转变为企业的“护城河”的?

  在航煤领域,质量是生命线。今年1月,在中国航油与国产航空油料鉴定委员会、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组织开展的中国航油2024年度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中,四川石化分析测试中心在全国189家实验室中脱颖而出,被评定为“优秀单位”。

  四川石化严把分析质量关,仅在2024年便制定标准工作曲线239条,核查分析设备4430次,完成内部质量监控2777次,完成人员能力监控1296人次。

  效率则是另一把钥匙。4月7日,在四川石化航煤管输首站,操作人员周大勇通过电话与50公里外的中国航油末站沟通:“现场流程已核对无误,按本次计划量送油。”随着机泵转动、阀门开启,1.1万吨保税航煤沿着总长232.3公里的管输网络直奔天府国际机场保税油库。

  通过“管线+铁路+公路”全方位物流系统的构建,生产基地与消费终端紧密串联,供应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能源“动脉”畅通无阻。

  据了解,四川石化是首个以全程管输形式打通保税航煤流程的炼化企业。“通过长输管线,来自四川石化的保税航煤能以每小时245立方米的流量迅速输送到油库,这使得库存充分盘活,效益显著提升。”中国航油成都双流油库相关负责人邓灏说。

  构建产业生态 绘就协同发展“新蓝图”

  据了解,四川石化与伙伴单位主动突围,以生产基地为支点,构建涵盖“产-储-运-销”各环节的航煤产业共同体,保障产品稳定供应,挖掘全链价值增长点,实现市场份额跃升。

  “我们将通过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全力帮助企业稳预期、拓市场、提信心,为企业外贸高质量发展添能赋力。”3月3日,在四川石化与成都海关、天府新区海关的座谈会上,成都海关稽查处有关负责人的表态,引得参会人员频频点头。

  就在2024年9月,四川石化作为首批改革试点单位,成都海关支持保税航煤出口的检验监管模式由“批批检验”调整为“批次检验”,公司保税航煤出口通关效率及发运灵活性进一步提高。

  “正是四川石化与用户共克时艰,获得了各合作单位的信任,也迎来了后续业务的顺利开展。”四川石化计划经营部高级主管刘宏玉说。(张佳维 杨尚陶)

来源: 四川石化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