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5 04/2910:09:09 来源: 新华网

四川广安:以“同城融圈”为笔,书写跨省域深度融合“川渝样本”

2025-04-29 10:09:09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网成都4月29日电(吴晓)从跨省绕行到“半小时直达”,交通动脉的延伸让双城边界逐渐模糊;从“单打独斗”到“链式共生”,协作的齿轮转动出产业集群的轰鸣;从两地奔波到同城化生活,医疗、教育、数据的壁垒在共建共享中消融……

作为全国首个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四川省广安市以“同城融圈”为笔,写下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如今,广安与重庆的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一个互联互通、共兴共享的“双城生活圈”正加速成形。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从“地理相邻”到“半小时通勤”

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的“硬支撑”。

“自打南北大道通了车,我们上班近了不少,路上时间省了一大截,公交还能直接到单位,确实方便很多。”在川渝高竹新区上班的黎女士说道。南北大道是广安、重庆首条合作共建之路,也是连接川渝高竹新区至重庆主城区的大通道,自2024年4月8日建成通车以来,提高了川渝高竹新区入驻企业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南北大道。新华网发(彭娟 摄)

近年来,广安启动两轮“交通三年大会战”,预计完成投资超920亿元。西渝高铁广安段加快建设,建成后广安至重庆仅需20分钟;广安机场可研报告已经通过民航局行业审查,今年即将开工;渝广同城大道、G65包茂高速高竹互通等工程相继贯通,广安与重庆中心城区形成“半小时通勤圈”。目前,广安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1.7万公里,公路网密度居全省首位,开通渝广跨省公交线路4条,惠及两地40余万群众。

交通的便捷,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激活了要素流动。广安岳池县借助襄渝、兰渝等铁路和沪蓉、兰海高速的物流优势,每日向重庆双福市场输送蔬菜;川渝高竹新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平台,随着南北大道(三期)建成通车,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吸引众多企业入驻,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引擎……跨省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依托路网互联实现融合与繁荣,产业协作、文化交流和百姓出行的通道正越织越密。

现代产业协作共兴

从“单打独斗”到“链式共生”

交通的“大动脉”打通后,广安与重庆的融合不再停留于物理空间的连接,更催生了产业协作的化学反应。

在四川海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辉看来,在川渝高竹新区,企业只分上下游,不分川和渝。“四川和重庆哪边政策好,我们就可以申报哪边的。”

作为川渝省级层面批准启动建设的跨省域新区,川渝高竹新区担负着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重任。川渝高竹新区聚焦跨省域同城化改革试验,遵循“成本就低不就高、政策就高不就低”原则,打破行政壁垒,在区域内形成一体化管理服务体制,初步形成100余项“高竹特色”改革成果。

截至目前,川渝高竹新区已吸引201户企业入驻,其中58户配套赛力斯、长安等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企业,以配套重庆汽车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川渝高竹新区航拍。新华网发(胡力文 摄)

产业协作的深度,决定同城融圈的高度。广安瞄准川渝共建的4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医药健康等优势产业与重庆“链式共生”。150余家重点企业接入成渝产业链,和邦、利尔、诚信、玖源“四个百亿”项目加快建设,大庆油田武胜净化厂开工建设,初步形成“4+N”百亿产业项目发展格局。

农业领域,跨省合作同样亮点纷呈。广安与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合作,建成龙安柚全生命周期试验基地、晚熟柑橘科技示范园,开展蜜梨棚架栽培、葡萄避雨栽培、葡萄酒精深加工等相关技术指导,推动农业科技“从实验室到田间”的无缝衔接;重庆合川区与广安武胜县共建5500亩“水稻+”现代园区;广安岳池县与重庆双福市场签订战略协议,年供应蔬菜3万吨,岳池县65%的蔬菜直供重庆。

岳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新华网发(曹鹏 摄)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从“跨省办事”到“同城生活”

产业协同的蓬勃之势,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也让两地的民生福祉在深度融合中提升。

“在广安就能挂重庆三甲医院的专家号,检查结果两地互认。”家住广安邻水县的刘女士说。2024年,广安与重庆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501项“川渝通办”事项落地,31项“渝广通办”特色服务同步推出,跨省办事从“来回跑”变为“一站结”。

川渝·广安人力资源产业园。新华网发(张萍 摄)

教育协同同样提速。广安理工学院(暂定名)纳入四川省“十四五”高校规划,实现“当年申报、当年获批、当年开建”;127所中小学与成渝名校结对,重庆八中与广安合作开办“友谊学校”,跨省域教育资源加速流动。“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重庆优质教育,这是我们选择定居广安的重要原因。”一位广安“新居民”表示。

民生福祉的提升,还体现在“同城生活”的细节中。今年1月,重庆北站至广安南站增加了3对往返列车;川渝两地首条跨省际巴士——“邻渝双城巴士”也应运而生,实现邻水县往返重庆中心城区多点接送乘车,票价仅需25元,大大降低群众出行成本;邻渝城市公交“一卡通”也实现互刷互认。

2024年,广安制定《推动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增强公共服务可感可及若干事项》,涵盖交通出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应急管理、政务服务等十个方面。今年3月,这一“若干事项”迎来“升级版”,在2024年基础上接续明确2025年18项事项,全力推动公共服务加速融入重庆都市圈。在渝广毗邻地区重点乡镇开行到重庆主城区的跨省域定制客运班线、引进重庆优质教育资源到广安主城区跨区域合作办学、将常态化运行广安至重庆红色旅游低空线路……公共服务一体化,让“双城记”变“同城化”。

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新华网发(曹鹏 摄)

蜿蜒的路网缩短了双城距离,工厂机器轰鸣呼应产业链的共振,医院、学校“共享”让群众生活少了奔波……从曾经的省际边缘到如今的融圈前沿,如今的广安,正将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川渝协同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广安经验”。(完)

【责任编辑:蔡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