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装修学徒到返乡建院的归乡人,从城里回归的丁黎均在乡村找到了生活的方向。让我们通过画报了解他的故事。
19岁的重庆少年来成都寻出路,“定要在这片土地扎下根来,买一个自己的房子!”丁黎均在心里许下愿望。
2009年,他攥紧城区新房钥匙,自己精心装修的房里亮得驱走了所有疲惫。在时光的推搡下,他一步步成为“城里人”。
2020年,丁黎均妻子带全家回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岷江村的老家,撞见当地新村民举着自拍杆在花海里穿行。女儿突然举起一穗油菜花碰向镜头:“爸!咱家田埂正和世界‘连麦’呢!”路宽景美,田埂飘出咖啡香。家乡变年轻了,归否?答曰:归!
丁黎均心里的“土灶红”VS女儿笔下的“极简白”,最终方案:磨盘嵌进水泥地,露台接住整片星空和稻浪。
2024年6月,丁黎均全家搬进了两层的新房。
铁锅嗞嗞唱起旧日歌谣,后院里老婆也种下了喜欢的蔷薇花。“归·76号院”旁,同乡常来凑热闹。
这是丁黎均的返乡笔记,更是温暖岁月的诗意注脚。(席秦岭 郭正 李小岚 丁平 图片由AI辅助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