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苍溪县河地镇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通过系统规划、科学管理、“浇水采阳”等举措,持续优化对古树的精准管护。
位于河地镇玉宝村郭家大院的侧柏古树,树龄大约有600年,高18米,胸径1.5米,笔直溜长、茂盛非凡,一直以来都是该村的“地标”。为了做好侧柏古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河地镇多措并举,建立“一树一册”档案,成立古树名木保护领导小组;明确保护责任区域,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集中研讨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同时与古树所在村具体管护人员签订《古树管护协议》,确保古树健康生长;加大对镇域古树的排查力度,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16个村(社区)每月定期开展各自区域的树木巡查摸排工作任务,制发《河地镇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实施的办法》。
“我们每月都要巡查古树、做好记录,平均下来一周一次,检查古树有没有虫蛀和其他腐蚀的情况,观察砖砌的围护砖有没有松动。这棵大树,见证了我们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去保护好它。”河地镇玉宝村党支部书记郭邦维说。
河地镇还有一棵树龄230年的柏木树,树高15米,树胸径1.3米,需要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抱,巨大的树冠如绿色华盖,投下近170平方米的浓荫,成为村民们世代相传的“绿肺”之地。
近年来,河地镇始终严格落实“系统管护、精准抚育、合理利用”的方针,建立了16支村级古树名木摸排巡查保护小组,加强日常对森林资源的巡查看护,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增强群众保护意识,让承载着乡愁记忆的老古树,能够生生不息地生长。
“古树名木是乡镇的‘绿色活化石’,是岁月沉淀的自然瑰宝,更是乡愁记忆的鲜活载体。保护好这些历经风雨的老朋友,就是守护大家共同的历史根脉,留住乡村独特的生态与文化基因。让我们用心呵护、用情守护,让古树名木枝繁叶茂,继续见证家乡的发展。”河地镇党委书记袁潘表示。(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