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专项资金已到账。”今年4月,四川蜀锦峰科技有限公司顺利拿到成都中试服务中心100万元专项支持资金。“资金到位非常快,这将加速我们第四代有机硅合成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成都中试服务中心。
据了解,这笔资金来自成都科服英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该资金为支持成都中试服务中心建设而配套成立,将成为助推科技成果实现“成都试、成都转、成都造”的又一“利器”。
“真金白银”
支持“成都试、成都转、成都造”
8月,位于白鹭湾科技生态园A区的1栋1单元正进行最后的装修冲刺。几个月后,成都中试服务中心将在这里“安家”,多个前沿科技成果项目也将从这里迈出成果转化的关键一步。
成都中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旗下成都科技服务集团打造,并联合成都英诺技转、成都市技术转移联盟等专业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据介绍,中心将面向大院大所、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平台等创新主体的中试项目和产业化项目,汇聚成果转化上下游资源,坚持功能性服务和市场化业务相结合,打造集案例展示、技术攻关、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企业孵化、人才培训、场景验证、成果交易为一体的生态服务体系,助推科技成果实现“成都试、成都转、成都造”。
中心决定由成都科服集团、成都英诺技转出资3000万元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据介绍,该专项资金采取自主管理模式,是一个可以提供多范围、全模块、投退灵活的资金池,覆盖种子、天使、Pre-A阶段,可以为早期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我们采取‘一企一策’,资金使用灵活、决策快,最快可在3周内完成注资交割。同时,专项资金有完善的退出机制,有效保证了专项资金的持续性。”成都英诺技转负责人介绍道。
运行1年投2个项目
已有项目实现资金退出
过去一年,在中心载体加快建设的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已先行一步,快速运转起来,目前已实现对2个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成都久远智造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远精密”)就是专项资金支持的第一匹“千里马”。
在一次项目交流会中,团队注意到久远精密的技术领先性及产品行业应用前景。得益于专项资金的支撑,企业成功迈出产业化的第一步。
中心已成功实现久远精密项目的资金退出。据团队透露,中心目前正在对接多个前沿科技成果。
项目开放征集中
预计今年10月中心正式运营
就在不久前,3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已正式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项目,将重点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未来产业领域,单项目支持资金为50万-300万元。
在项目评选标准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会重点关注项目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和领先性、是否有明确的市场应用场景等方面,“我们将面向大院大所、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平台等创新主体的中试项目和产业化项目敞开大门。”
“提供功能性服务、坚持市场化原则”是相关负责人格外强调的一点,“中心将坚持市场化的评价原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创新资源,也能保证中心持续、健康运转。”
事实上,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采取“1+1+1+N”的运营模式,即1支专业团队、1组多元转化资金、1个数字化系统,链接N个中试平台,将从技术、人才服务、政策、载体、市场、资金等方面给予科技成果全方位支持。
“中心不仅有物理载体,也有配套支持资金,在这两个抓手之上,中心还将链接科创通‘西部中试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技术-验证-转化-培育’的一站式服务,并与成都现有的中试平台合作,搭建中试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团队还透露,中心正在积极链接更多的科创资源。
预计今年10月,中心将正式投入运营。届时,更多来自全国的前沿“科创种子”,有望在这块转化沃土上“破土而出”,实现“成都试、成都转、成都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