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8/1815:49:25
苍溪县委宣传部

四川苍溪:镜头里的乡村振兴“实景图”

信息2025-08-18 15:49:25
字体:
分享到:

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石马镇,“村播”们正通过一根网线、一部手机,将深山里的红苕粉条、蔬菜瓜果、中药材送出大山,送进全国消费者的购物车,让“养在深山”的土货变成“抢手货”,更让这个传统农业乡镇在数字浪潮中摸索破局之道,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从“边缘”到“前沿”:打破限制重构乡村经济图

为了破解“丰产不丰收”的难题,2025年,石马镇党委、政府响应“一村一主播”培育工程,开展“跟着主播看石马”活动,以“村播”为突破,把直播间设在田间地头和加工车间,让消费者直观了解产品生长环境与制作工艺,打破地理限制。

“我们的红薯粉条‘零添加’,晶莹透亮不浑汤!”在青田村牛门垭农副产品加工厂,主播张林手持刚出锅的粉条,向镜头展示其韧性。镜头下,工人有序进行红薯清洗、粉碎、过滤、晾晒等工序,最终制成透亮粉条。通过直播呈现生产过程,企业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40%,产品畅销川内及浙江、广东等地。“订单多到做不完,准备扩大生产,再招20个工人!”厂长梁春满脸喜悦。目前,工厂直播间日均观看量超5000人次,曾创下日均销售额超万元的佳绩。

不仅如此,直播还倒逼企业升级生产线,引入120℃高温瞬时灭菌技术,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种植红苕,户均增收5000元。

从“治理”到“智理”:扩大宣传构建乡村治理图

在石马镇,直播不仅是经济工具,更成为乡村治理的新载体。镇党委创新推出的“大小屏互动”机制,将政策传达、技术培训、民意收集等多元功能融为一体,构建起“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治理新模式。

大屏(镇村广播站)是政策解读的主阵地。每天早晚,广播里会播放最新的农业补贴政策、安全生产知识、防汛防火提醒等内容。小屏(村播直播间)则是民意反馈的直通车。主播张林在直播接近尾声时,总会留出10分钟与观众互动:“有村民问低保申请流程,担心自己不符合条件或者不知道该准备哪些材料;有网友建议修缮村道,指出部分路段年久失修,影响出行安全;还有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询问家乡发展情况,了解是否有新的就业创业机会……”对于这些问题和建议,他都会认真记录,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这种创新的“直播问政”模式,使政策传达效率提升70%,实现了乡村治理的“智理”升级。

从“孤雁”到“雁阵”:培养人才凝聚发展合力

石马镇将人才培养作为推动乡村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稳定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村播”队伍,凝聚起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了培养本土“村播”人才,石马镇定期开展新媒体培训课程,针对村民文化程度不一的情况,采用“分层培训”模式,内容涵盖直播技巧、短视频制作、农产品营销等多个方面。同时,联合企业设立“村播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我们鼓励村民‘人人当主播、家家卖山货’!”镇党委书记李利娟说,还将有潜力的“村播”纳入村级干部后备力量,让他们将直播经验与乡村发展更好结合。

目前,“村播”们带动农产品销售超百万元,其中30%的订单来自省外市场。(孙婷)

来源: 苍溪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