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从1950年1月迄今,67年来,新华社四川分社涌现出众多德才兼备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们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行在一线,扎根基层,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守望公平正义,记录时代风云,创作出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名篇,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新华印记。

  
国社@四川“典藏”栏目将从中遴选聚焦四川的代表作,邀请对相关新闻事件及其作者有所了解的新华社老同志,或讲述作品的采写始末,或介绍报道的中观背景,或从新闻业务探讨、历史价值评价等角度予以点评,供读者管窥四川发展脉络,新闻界后学领悟前辈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家国情怀,同时借此再挖掘、再发现新华社经典报道的当代价值,为四川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为国家远景规划提供地方研究范例,发挥新华社舆论工作重镇、新华网媒体智库的作用。【收起】
——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 惠小勇

38年前四川迈出波澜壮阔农村改革的这一步 是如何被一篇平实报道记录的

中国改革开放之路始于农村,农村的改革始于四川和安徽。四川的特点是包产到组,安徽的特点是包产到户。关于四川包产到组的第一篇报道,是新华社1979年10月6日播发的记者彭自襄采写的《广汉县实行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粮食和多种经营样样增产》一稿。

国社@四川·典藏|38年前四川迈出波澜壮阔农村改革的这一步 是如何被一篇平实报道记录的

打破困扰实事求是的精神枷锁 1978年11月13日新华社联手人民日报推出了一条关于农村改革的通讯

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联手向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推荐新闻,这在新中国的新闻史上并不多见。1978年11月13日新华社记者黄廷骏和喻权域采写的《打碎假左真右枷锁 才有农业高速度——四川省宜宾县下食堂大队综合发展农业副业工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一篇。

国社@四川·典藏|打破困扰实事求是的精神枷锁 1978年11月13日新华社联手人民日报推出了一条关于农村改革的通讯

信仰的力量铸就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新闻经典之作

什么样的新闻作品堪称经典之作?有9字标准: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现实中有这样的作品吗?有!1978年10月10日新华社播发的刘宗棠采写的《新华社记者述评:岂有共产党的干部唯恐农民收入多的道理?》,就是新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国社@四川·典藏|信仰的力量铸就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新闻经典之作

工匠精神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乍现光芒:新华社前任社长郭超人的历史名篇

1979年,当时的新华社四川分社机动记者郭超人,骑着自行车,奔波于成都市的手工业企业,采写了《成都市手工业调查》一组稿件,引起中央领导高度关注,有些建议被国务院和四川省委制定政策时采纳。一组看似很平凡的报道,为什么能受到如此重视呢?

国社@四川·典藏|工匠精神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乍现光芒:新华社前任社长郭超人的历史名篇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