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5 08/1814:13:00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每日电讯|洛带,东出成都二十里

2025-08-18 14:13:00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字体:
分享到:

作者:梁平

  东出成都,成渝高速右拐进老成洛路,再经过3公里的青山绿水,洛带就到了。龙泉驿古驿站上的古镇,2000多年历史长卷的白纸黑字,在“一街七巷子”深入浅出;生活日常的传统与现代,在上街下街青石板镶嵌的路上无缝对接。一句客家人的吆喝,一碗伤心凉粉,一只油烫鹅,石板缝隙里一朵叫不出名字的小黄花,比湿地公园蜀后主刘禅在这里遗落的一条玉带,更让人亲近。

  洛带,秦汉时隶属蜀郡成都县,三国蜀汉名“万福街”,后有诸葛亮更名为“万景街”。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今龙泉驿区),为东山“三大场镇”之首。北宋《元丰九域志》明确记载,成都府灵泉县辖洛带镇。清时曾更名“甑子场”,又很快恢复原名沿用至今。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客家人陆续聚集于此,他们更多来自江西、福建和广东,子嗣欣荣,迄今已有两万余众。客家人以中原汉族后裔为主,历史上经历多次大规模迁徙,逐渐南迁并在南方各地定居繁衍。在长期的迁徙和生存演进中,客家人保持了独特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在洛带古镇上随便走走,找一个可以落座的地方,三五句交流,左一个客家,右一个客家,没有一点生分。

  仿制的古色古香一眼就能够识别,做出来的“旧”终究是做的,而洛带古镇这么长久保留客家原汁原味,可以令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流连忘返。“一街七巷子”的一街,分上街和下街,以缓缓上扬的坡度区别上下。上街是洛带古镇的主要街道,大多是明清建筑,年份久远,有数不过来的特色小吃,让人眼花缭乱。如果嘴馋想要品尝,一两个小时走不完300米“长街”。下街顾名思义,与上街相连,同样是明清建筑,小客栈和小茶馆悠闲而温馨。朋友从外地过来看我,原本打算随便找一个客栈对付一晚,第二天跟我说不走了,必须多住两天在镇上走走看看。

  上街下街就像是洛带的一根脊骨,而七巷子则是两侧不规则的肋骨。北巷子里,杂货铺让文艺青年趋之若鹜;凤仪巷中,有刘备皇后曾在此建“凤仪楼”的传说;槐树巷里,古老的槐树见证着家长里短,满满的烟火人间;在江西会馆巷,以江西会馆为轴,呈现着客家文化的来龙去脉和客家后裔的传承;柴市巷的柴草交易早已无存,如今集中了特色工艺品小店,摆放着木雕、石雕、戏剧脸谱;马槽堰巷里,洛带人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宁静、自得;糠市巷的糠市现在被酒吧、咖啡馆、创意工作室替代,古老建筑与现代风尚融为一体。

  洛带的客家印记从生活的日常,到标志性的会馆集群,在中国西部成为翘楚。四合院布局的江西会馆,虽已褪去当初的绚烂,但那一抹暗红,依稀可见当年气派。湖广会馆是清代填川湖广人的联络点,坐北朝南,门廊栏杆大多贴金装饰。老街南侧的广东会馆,大殿石柱上“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的楹联,道出了客家迁徙几百年的风霜和对故土的眷念。

  客家会馆的开放姿态,暗合了客家人接纳与包容的辽阔胸襟。5月初,“新童话主义:周艺文个展”全球巡展来到广东会馆。周艺文先生带着全新的作品走进大众视野,这不仅是其个人艺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一次大胆探索与创新尝试。本次展览共展出雕塑、装置艺术、数字光影艺术、数字孪生艺术作品15件,架上绘画50幅。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艺术家的心血与智慧,承载着他对世界和平、对生活、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

  从会馆回到岐山村,看到地里的蔬菜瓜果、房前屋后怒放的月季,仿佛从一个世界回到了另一个世界。客家人在会馆里接纳这样的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展览,真是令人惊喜。

  我时常在想,我现在与洛带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我对这里的人和习俗,越来越有一种认同感、融入感,日常生活的语言范式不知不觉中从“去洛带”变成“回洛带”了。

  岐山村步行去镇上只需穿过湿地公园,十几分钟就是“闹市”。因为太热闹,反而去镇上其他地方逛的次数很少,去得多的还是客家土楼。土楼直径52米,总高18.8米,总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古镇有点鹤立鸡群。如果说那些会馆还有江西、福建、广州客家各自的独门秘笈,土楼便是整个客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土楼四层分别展示了传统客家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客家美食等。那些手工绣花鞋、鸡公车、石磨、油灯以及叫不出名字的古旧摆设,还原了客家迁徙与异地生存的历史印记。最抢眼的是客家人雕刻精美的架子床、大红花轿,重现客家婚庆场景。

  而我钟情于客家茶道,在这里传播茶文化的张汉秋,是一位个子不高、长得很敦实的客家人。2017年,张汉秋用一个背包带着擂茶的所有制作工具,从广东老家来到洛带,先是在古镇摆摊、街头演示茶艺,然后定居洛带成为客家茶道的传承人。他在土楼有一个集品茶、体验、互动、展览于一体的擂茶文化体验空间,涵盖“唐煮”“宋点”“明泡”等不同阶段的饮茶方式。擂茶还算比较简单,将茶叶、花生、芝麻、绿豆等原料放入擂钵中研磨成粉,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煮沸后即可饮用,口感浓郁,营养丰富。点茶的过程则相当复杂,需要经过列具、炙茶、碾茶、罗茶、烧水、温盏、置茶、候汤、调膏、冲点击拂、鉴赏汤花、闻香尝味等12个步骤,最后看见茶沫与水交融,盛入茶盏,茶汤表面显现雪沫乳花,送到嘴边,再粗糙的人也不会“牛饮”,而是品,而是嘬,而是一种美的享受。

  “从湖广迁徙过来的客家人,最早也有三百岁了,家谱追溯的远与落地生的根,在青石板路面对接时光”,这是我写《洛带古镇》诗里的几句,洛带古镇不仅珍藏了岁月的醇厚,更有连绵不绝的文化想象和与想象一起生长的文学创作。我和阿来比邻而居,阿来书房的灯总是比天亮得早一些,那光亮与四周的静谧有了太多的约定。我注意到阿来刚刚面世的《大河源》,落笔就在洛带岐山村的山前居,这部浩荡巨著与中华民族发生了关系,与洛带古镇发生了关系,这是这里土地的别一种生长,这是这里的另一种仰望。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