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现场。(四川博物院 供图)
9月17日,“传承·创新·融合:全球视野下的博物馆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成都举行。
此次活动由四川博物院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汇聚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等知名文博机构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博物馆教育的前沿理念与实践创新开展研讨。
活动前期组织了论文征集与评审工作,经半年征集和专家盲审,从130篇投稿中遴选28位代表进行发言或海报展示。会后,四川博物院将牵头整理会议成果,拟在《博物馆学刊》推出教育特辑,收录国内外专家研究成果。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致辞。(四川博物院 供图)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数字人文、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重塑博物馆教育形态,博物馆教育的引擎是创新,未来是融合,融合既是区域间的协同,也是学科间的交叉。希望此次国际会议能够增进国际交流,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四川省文物局局长唐飞致辞。(四川博物院 供图)
四川省文物局局长唐飞表示,新时代的博物馆教育需要文博人以更大的格局守护文化根脉,以科技赋能推动博物馆教育创新,以更开放的姿态深化国际协作;陕西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王金青介绍了陕西文博系统在推进馆校协同育人、打造教育品牌、拓展国际传播新路径等方面的举措,期待本次会议能深化对博物馆教育本质的认识,共谋博物馆教育全球合作路径;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委会主任委员、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庞雅妮表示,我国博物馆正成为世界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文化交流窗口,博物馆教育既要让观众了解本土文化,更要搭建起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对话的桥梁,促进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融合。
主旨发言环节邀请了十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博物馆教育取向的再思考”“全球视野下的观众参与”“知识共创与公共教育”以及“数智化背景下的教育创新”等议题分享观点。
活动期间,主办方还精心策划了多项文化体验活动。9月17日晚,“博物馆之夜”在四川博物院举行;9月18日,与会代表赴三星堆博物馆调研,实地感受古蜀文明。
本次交流活动为中外博物馆教育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平台,与会代表表示,将持续深化馆校融合、国际交流与数字技术应用,推动博物馆教育高质量发展。(胡静雯 蔡园)